你绝对想不到古代欧洲的医学究竟有多荒唐、多离谱。
·假如你穿越到了中世纪,水土不服得了感冒,很可能会被催吐、放血、灌肠,直到病情好转。但是没好就再多灌几次肠,多放几斤血。虽然华盛顿就死于放血,拿破仑也倒在了灌肠上,但至少他们不是死于感冒。而查理二世就更厉害了,既被放血又被灌肠,仅仅治疗了一周就去世了。
·如果你跟人打架受了外伤,为了防止感染,最佳的选择就是截肢。为了减轻你的痛苦,医生会直接把你敲晕,迅速用弯刀和锯子切下肢体,趁你还没反应过来再用烙铁把伤口烙上。整个过程不到3分钟,医生还会给医学生和乐子人们卖门票现场直播,发一笔你的截肢财。
·如果你那方面不太行,医生还会给你开个"精镭",把镭做成的栓剂塞到你的屁股里,又或者是给你移植海狸的睾丸,还不行就只能用电了。
总的来说这本荒诞医学史记录了人类对医学进行的各种匪夷所思的尝试,这从医学发展的角度回顾人类历史实在是猎奇又有趣。不过看完了这本书,我想应该没有人想穿越回中世纪了。
你们见过奥尼尔打球吗?那身板儿,那手臂,简直就像是从漫画里走出来的超级英雄,球场上的他,不仅仅是在篮筐下的统治者,更像是一位无法阻挡的力量象征。
每当他举手投篮或是挡拆时,那手臂的力量感觉能把对手直接推到看台去!
再说说锡安,这小伙子虽然身高只有198cm,但是他的体重和力量,简直让人难以置信。
他在场上的每一次冲刺,每一个转身,都充满了爆炸性的力量。
他的手臂,就像是两根铁柱,一旦开始用力,那画面,嘿,别提多震撼了!
而本华莱士,他的故事可谓是励志篇章的典范。
身为一个未被看好的落选秀,本华莱士靠着自己的坚持和努力,练就了一身匪夷所思的肌肉。
他的手臂,就像是铸造的一般,坚硬无比。
在篮下的激烈对抗中,这些肌肉不仅仅是他的防守武器,更是他攻击的利器。
大卫罗宾逊的肌肉,那可真是让人赞叹的艺术品。
他那完美的肌肉线条,不仅让他在篮球场上游刃有余,也让他成为了那个时代的标志性人物。
不论是攻守转换,还是高难度的动作,大卫罗宾逊的身体条件都让他看起来轻松自如。
最后我们不能不提詹姆斯,人称“小皇帝”,虽然年过四十,但他在场上的表现依旧让无数年轻球员望尘莫及。
詹姆斯的手臂,那是他多年来不断训练的结果,每一个肌肉的线条都透露出他对篮球无限的热爱和追求。
他的球衣,因为那肌肉的勒出,常常看起来紧绷绷的,仿佛随时都能爆破。
现在的NBA赛场上,每当这些拥有麒麟臂的球员出场,总能引来无数的目光。
他们不仅仅是因为自身的天赋,更是通过不懈的努力和训练,把自己的身体锻造成了一座座不可攀登的高峰。
他们在篮球场上的每一次表现,都充满了力量和美感,让人既震惊又敬佩。
这不仅仅是篮球,这是对抗,是艺术,是对人类极限的一次次挑战。
这些拥有麒麟臂的球员,用他们的手臂,书写了属于他们自己的篮球传奇,也让我们这些普通人,见识到了什么叫做超越自我,挑战极限。
想象一下,你现在在玩一款FPS游戏——任何一个都可以,CSGO、CF、COD、和平精英,哪怕是无主之地和守望先锋这类枪械不占全部游戏内容的游戏,总之,你操控的角色有一把“枪”。
无论这把“枪”的外观如何,是异星科技还是还原现实,只要他有“弹匣”的设定(我们假设这个弹匣上限是40发),那么我的问题就来了:
当你非常帅气的一发爆头干掉了面前的敌人时,看着39/40的弹匣,你会不会换弹?
我一定会的。
这就是名为“换弹癌”的诅咒,背负这个诅咒的人有着以下几点特性:
经常在满弹匣的时候突发“神经枪”,几发子弹做掉对手。
就算子弹还有大半,不能看见不满的弹匣,必须换,即便是深入敌后。
换弹匣不管是哪个键(按常理来说是R),按下后可以立刻召唤敌人(哪怕是来自网络对面的玩家),并自杀成功。
此诅咒一旦染上几乎无解,而且隐隐有传染周围人的趋势。
同理的还有切刀癌,不过仅限于个别的几个游戏中,但症状类似
对于世界上几乎百分之99的人来说,指甲挠黑板的声音是最难听的声音,类比到我们这里,最无法忍受的事情就是看见弹匣99/100。无论是在作战时还是在脱战后,只要开枪必须换弹,不换如鲠在喉换了信心倍增。
“换弹癌”的起因已经无法考究,不过根据许多受害者的描述报告中,大多出自他们在某次刚枪(指与对手正面较量枪法)因为弹药不足导致失败后懊悔的心情:“如果我弹药是满的这小子肯定打不过我。”这种提前准备以求心里安稳的心态可能是导致换弹癌的原罪之一。
患者迫切的需要一个救世主,来带领他们走出病魔的纠缠。
美国知名五金工具商ToughBuilt站了出来。
他们了解到了病人的苦楚,在仔细研究后开出了药单(我脑补的),上面是一款名为Reload Utility Knife的工具刀新产品,外加四个大字:以毒攻毒。
不过在主角登场之前,我们先看一眼这把刀的前辈们。
作为老牌厂商,ToughBuilt设计出的许多产品以“物美价廉”著称,点开他们的网站,你会看见那些令人直流口水的精致工具。
考虑到他们挣美元花美元,十几二十块一把或许真的不算贵
工具这玩意,就像是徽章周边或者立牌周边,单个看虽然也不错,但集齐一套自然是最爽的,哪怕只是摆在那里。
我曾经也是个完全不懂此中乐趣的小伙子,直到我在B站上看到一个名为《男人对异性失去兴趣的标志!?》的标题党视频,虽然并不是我对这个话题多么感兴趣才点进来的,但视频里面转动螺丝刀上面的棘轮声音依旧使我欲罢不能,于是一发不可收拾的入了坑。
图源视频作者“詹姆斯铁柱_”,可惜图片没有声音
不然绝对给你们听听转动棘轮的美妙声音
除了工具之外,ToughBuilt还有诸如“多功能工作台”“护膝”“工具包”等货物,点进线上店铺一眼望去,完全就是具有工匠美感的展馆。
尤其是ToughBuilt曾设计了一把可以按下按钮让刀片旋转90°的美工刀,一键切换变成刮刀,许多人购买它的目的比起实用性(指刮胡子)来说更多的是用来“把玩”,体会机械的美感。
这时候就要聊回我们的主角了,Reload Utility Knife不光继承了上一代“刮胡刀”的特性,而且玩的更花。
轻推reload开关就可以轻松滑出刀片,这和它前辈的操作一样。
然后拨动弹出键MAG EJECT,刀身底部就会弹出一个“弹匣”。弹匣里面的弹药是美工刀的刀片,每个弹匣最多可以容纳15个刀片,上半部分的五个随时可装填进刀身,剩下的十个则作为备用弹储存在下半部分。
当你准备好了,你就可以拿起弹匣,瞄准刀身,推进去,轻推reload开关,刀片“上膛”——如同一次标准的枪械操作。
在我第一次看见这把刀的时候,我的眼睛都直了。这把刀精准的砍向了换弹癌用户的心——弹出弹匣时的顺畅感,刀片填装进弹匣时和弹匣填装进刀身的阻力以及卡簧声,以及“子弹”上膛动作连贯起来最后刀出鞘的快感——一个字,爽。
而且作为一款美工刀,Reload Utility Knife本身的实用性毋庸置疑。
在支持五种刀片的前提下,Reload Utility Knife的弹匣部分也采用了“分仓式”设计,弹匣底部有一个推动开关,分别对应三个不同的“仓库”,你可以分门别类的储存刀片,在需要的时候将它“上膛”。
完全不用担心刀片型号的问题,日常使用频率最高的通用刀片与国内同款
几乎每个拿到手的老哥都在爱不释手的把玩,追求“上弹快感”。
也有老哥表示,通过目前的汇率来购买这把刀,四百多将近五百的价格实在是不划算,等到两三百区间可能会考虑购入。不过从他们的言语中依旧能看出期待的意思来。
不过不得不感叹一下好的工具真是贵
莱泽曼烽火(户外多功能工具钳,以颜值著称)也要一千多
更有甚者提出了非常可“刑”的问题,表示这个刀的刀片能不能弹射出去。
Reload Utility Knife通过添加“换弹”的设计,让这把刀大卖,不少用户都称这把刀缓解了“换弹癌”,每当手痒的时候就狠狠的玩它,一整天不离手。
到国内甚至还能成为看起来很“可怜”的军迷手里的玩物,来过过瘾。
虽然能换弹的软弹枪不能有金属,美工刀总可以吧
不过照我说,我咋感觉这治疗换弹癌的玩意儿,会越治越上瘾呢?